【环球快播报】赫舍里氏并非家族嫡出,为什么能做康熙的皇后?原因其实很简单

2023-04-30 11:57:05 来源:子曰读历史

清朝时期等级制度十分严苛,嫡庶有别尊卑之分非常重要,所以一般庶出的还是不能嫁给嫡子的。一个人的出身是靠后期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的。虽然嫡庶有别,但是很多清朝的皇上都娶了庶出的皇后,并且这些庶出的皇后还能稳坐皇后之位。

清朝第一个庶出皇后就要属赫舍里氏了,赫舍里氏是清朝有名的名门贵族,这个家族中的嫡女经常有做到皇后之位的时候,但是赫舍里氏的庶出女儿做了康熙的皇后还是很不容易的,而且赫舍里氏还把这个皇后之位做的很稳,这其中的原因想想也很简单。

满清时期,满族人的权力很大,尤其是在朝廷之上,与皇帝关系相近的人一定是满族人。后宫的妃子也必须是满族人才能进宫。除此之外,满族还分上三旗和下三旗,之间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差别,像人们所知的叶赫那拉氏、瓜尔佳氏都是清朝有名的贵族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而赫舍里氏是属于满族正黄旗,是非常高贵的家族,在当时的清朝拥有极高的权利。并且赫舍里氏是满族中非常古老的姓氏,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,虽然存在时间很长,但是在宫中占有很高权利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。

尤其是在康熙时期,赫舍里氏快速成长,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只家族。赫舍里氏在清朝之前没有强大的后台也没有在朝中身居要职的靠山,只有广博的历史。如果要和叶赫那拉氏相比,那么赫舍里氏靠的只是渊博的知识而不是靠铁血的武功,

清朝重武轻文,所以培养出骁勇善战的将军非常容易,但是要想培养出几个大学士还是非常难的,所以后来赫舍里氏能够在清朝立足,也是因为他们家族的文化修养。在清朝的康熙时期,因为赫舍里氏登上了皇后之位,所以皇上也非常看中赫舍里氏家族。

家族成员中很多都身居要职,尤其是索尼还成为了当时的摄政四王之一,赫舍里氏在前朝和后宫的地位都相当不俗,后来是因为索额被治罪,皇后病死,导致朝中无人,最后这个家族才开始慢慢走向衰落。

康熙继位之后的第一个皇后就赫舍里氏的姑娘,虽然康熙一生有很多嫔妃,但是他对赫舍里氏的感情是别人不能替代的,甚至为了她违背了祖训。按道理来说赫舍里氏在康熙前期还不算一个显赫的家族,所以赫舍里氏的庶女是很难成为一国之母的。

但是当时在孝庄的要求下,不到12岁的康熙迎娶了还不到14岁的赫舍里氏,这一段婚姻故事就此开始。毕竟赫舍里氏是一个庶女,这也让朝廷众人非常不满意,但是太后还是力排众议要求康熙娶了这个庶出的女子为皇后,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。

这还是要从四大摄政王开始说起,顺治去世的时候康熙还很小,所以顺治为了能让他顺利继承皇位,就选择了几个摄政大臣来帮助他处理朝政,并且选择了四大摄政王还能让他们相互制约,不会对康熙造成太大的威胁。

这四个摄政王分别是鳌拜,索尼,赫伯龙和苏克萨哈。这四个人都是顺治时期的老臣了,非常有能力,并且文臣和武臣相互配合能够对康熙的王朝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。人们可能对鳌拜的名字非常熟悉,但是这个时候鳌拜的势力还很一般,只能排到四位的最后一名。

而当时最有势力的是索尼,索尼在前朝时期是肱骨之臣,而且年纪很大,在朝中很多人都非常尊敬他。除了索尼就是遏必隆了,但是他是一个很圆滑的人,没有自己的立场,哪边势力大他就会选择跟从哪边。而苏克萨哈的情况比较特殊,和剩下的三个人关系都很不好。

所以苏克萨哈的存在感也最低。本来索尼的地位最高,但是因为年龄比较大了,就像放手把政权交给剩下的三个人,但是剩下的三个人中只有鳌拜最有手段,所以这给了鳌拜很好的机会,在剩下的三个人里异军突起,成为了最有势力的那个人。

鳌拜不仅一家独大,甚至最后还一点点除掉自己的政敌。本来四大摄政大臣相互平衡能够对朝堂起到积极的最用。但是在鳌拜的努力下,他的势力异军突起,这样对于年幼的皇上非常不利,而太后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利害,开始早做打算。

康熙虽然还小,但是继位之后还是要给他选一个皇后,皇后是后宫之主,跟前朝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太后就想办法选了一个能够与鳌拜抗衡的家族。这首选自然就是索尼所在的赫舍里氏。但是不巧的是赫舍里氏没有和康熙年纪相仿的嫡女,太后执意联姻,庶女也行。

就这样在太后和索尼的联手安排下,把赫舍里氏的庶女送进宫当上了皇后。但是当时受到了鳌拜和遏必隆的反对,尤其是遏必隆,因为遏必隆家有一个和康熙年龄相仿的嫡女可以嫁给皇上,但是因为遏必隆已经是鳌拜阵营的人,太后自然不会继续扩大鳌拜的力量。

就这样赫舍里氏的庶女成为了康熙的第一代皇后,太后也凭这桩婚姻控制了鳌拜快速膨胀的势力,赫舍里氏也在朝廷上成为了最有权力的家族。

虽然这桩婚姻一开始是政治联姻,但是康熙却非常喜欢这个皇后,尤其是在赫舍里生下皇子之后,更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嫡皇子,但是因为太过疼爱,很早就早夭了。为了安慰痛失爱子的赫舍里氏,康熙也想了很多办法,甚至在该立太子的时候没有嫡子就没立太子。

康熙和赫舍里氏的联姻也打破了鳌拜在朝堂上的统治地位,虽然在康熙年轻的时间里,鳌拜还是朝堂上说话最有分量的那个人,但是等到康熙羽翼丰满最早除掉的也是鳌拜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>